情侣分手,提出分手一方主动说“希望做回普通朋友”。
被分手一方还爱着,无奈只好同意。
不同意又能怎样呢?
既然还留恋着,不如带着侥幸的希望,以朋友的身份挽回。
继续保持联系,话语中仍带着关心,偶尔忍不住还会有些许管束。
分手方很无语,急忙划清界限:别想干涉我的生活。
被分手方很委屈:既是朋友,关心也是错?
分手后做朋友,关系双方的相处的累,源于小心翼翼。
怕尴尬,怕破坏,始终维护着微妙的平衡。
为什么同样是朋友,双方却好像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总是测不准该保持的距离感?
因为此时你们对关系的定位已经完全不同。
当感情破裂后,提出分手方已经不再有任何留恋了,做朋友就是客套话,为了缓和气氛,为了避免纠缠,毕竟一下子提出不再见面,总是让人难以接受。
被分手方却把朋友,解读为亲朋密友,于是就想最大限度地保留过去的相处模式——要是能顺势挽回就更好了。
你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给关系施加着相反的力。
这就是矛盾的源头。
这种不同,在关系新的出发点就已然种下,微妙平衡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对被分手方来说,写作朋友,读作暧昧。
答应做朋友的同时,还没放弃挽回的念想,所以会做出一系列作为朋友的越界行为。
每天保持联系,报告动态,告知身边一切发生的有趣的、无趣的事。
习惯于早晚安问候,即使回复变得简短冷漠,仍然选择坚持。
还记得生日,准备鲜花和礼物的惊喜,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
即使是以这样自导自演去建立联系的方式,都想蒙骗过自己的大脑,营造出关系尚未结束的假象。
要是能让对方感动、习惯,或是同样相信,弄假成真,就更好了。
对分手方来说,写作朋友,读作陌路。
做朋友,就是客气一下,和“有空常联系”没有区别。
说出这话的人自己都不信,听的人心里也清楚,不会放在心上。
潜台词约等于:不删好友,不再联系。
这本该是成人世界该有的默契。
可是对方却总是试图打破边界,挑战我的底线。
那就躲吧。
以冷漠,以拒绝。
希望你识趣,知难而退。
若是躲不过,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给你摊牌了。
别逼我,否则连朋友都没得做。
如果很不幸,你属于被分手一方。我想给你两条建议。
1.保持边界,就是保持尊重。
对被动接受身份转换的一方来说,做朋友很难没有非分之想。
你可能因为想知道对方的动向而时刻保持关注。
特别留意围绕在Ta身边的异性,从朋友圈照片中想要解读Ta的状态。
有时候甚至会希望Ta过得不好,也许这样就能回到自己身边了。
可是无论你怎么想,内心如何焦躁、感到煎熬,你首先都得承认事实,接受已经分手的现实。
绝大部分挽回者在分手后做朋友的阶段,都会不自觉地模糊掉朋友的边界,言辞暧昧,关心太多,管得太宽。
没有界限感的接触,对Ta来说,就是不尊重。
记住你们不是恋人了,以前可以的事,现在就是不可以。
要是最终因此而激怒对方,连朋友都做不成,那大好的机会就直接被断送了。
2.核心是重塑自我。
分手这件事也许会让你感到人生无望,明明只是被Ta一人的否定,却像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很多人会为情所困,甚至于做傻事,只为逼迫前任回头?
因为此刻所有的自我价值感都寄托于那个人身上,只要Ta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你崩溃。
你努力做了那么多,不过是希望Ta能回头看你一眼。
可是没有人告诉你,自我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一段关系上,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即使是恋爱中,保持独立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何况分手后,你是你,Ta是Ta。
你们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人,你的价值感,不需要经由Ta的肯定才得以建立。
分手后可以做朋友,在挽回上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
尽管Ta说的做朋友可能只是客套话,但不删好友本身,就意味着保留了可以让改变信息得以传递的渠道。
前提是你真的有改变,能够独立解决掉曾经导致你们分手的问题,能够再次对Ta形成吸引。
要是在分手后就变得一蹶不振,或是只懂得纠缠博同情,企图引起Ta的愧疚感而回头。
那即使一时心软而复合,也不过是开始了下次分手的倒计时。
这一次,关系存续时间会更短,Ta对你的内心更少,你维持得会更痛苦。
挽回的核心在于重塑自我,你还是你,但不再是过去的你了,现在的你和以前不一样。
可以做朋友,就有渠道去把这些信息传递给Ta。
注意与强迫Ta接受区分开,你不是推销员,不要强迫Ta接受你的改变,更别以此提出要求复合。
还记得刚才提到过的,保持边界,保持尊重。
分手后对旧情念念不忘,勇敢去再追求一次,并不可耻。
可是这需要你接受新的身份,梳理过去的感情问题,重新去规划路线再接近。
要是打着朋友的旗号,做着越过界线的行为。
有时烦人,有时管束,有时博同情,有时又带点道德谴责的意味。
这样自私自利的念念不忘,是永远不会有回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