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爱是一个人,而结婚却是一类人。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只会爱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跟最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他们结了婚,有了家庭,心中依旧是“充满遗憾”的。也有一些人,跟他们结婚的,并非是他们心中最爱的人,只不过结婚的人跟他比较适合。越来越能明白那句话: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跟一个人结婚,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你未必会跟爱的人一直走下去,跟你结婚的也不一定是你最爱的人。在失去了一个深爱的人,结束了一段令我们难以忘记的感情后,我们总容易陷入回忆与痛苦之中。而分手后的痛苦,就是我们心中给自己画下的“牢笼”,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可实际上,你总是忘不掉那个“爱而不得”的人,其实并不是因为爱情。
一个人为什么放不下前任?第一:试图改变过去,活在“幻想”的感情之中大多数人在分手之后,都有过想要跟前任复合的念头;这样的念头一旦产生,不会轻易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深刻。时间久了,一个人就会在心中给自己设定这样的暗示:“如果当初我不那么做,或许就不会跟前任分开了。”于是,他开始在心里幻想着如果跟前任在一起,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会如何解决问题,甚至幻想出跟前任结婚的样子。
要知道,当一个人沉浸在“自我创造的幻境之中”,只会越陷越深。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想要改变过去却又无能为力的潜意识表现。一个人总是忘不掉前任,就是在想要改变却无法跟前任复合之中摇摆不定。
第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你心心念念了许久的一道菜,可惜因为距离太远你短时间内吃不到。好不容易等到了周末,你开车几百公里就为了吃上那一道菜,可你却发现却没有第一次吃的时候味道好了。一边吃着,一边觉得乏味,并且对此很失望,心中在想:以后再也不来吃这道菜了。前任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当你得不到前任的时候,你会将前任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设,这在心理学中可以理解为“光环效应”。可是,当前任回到了你身边,你终于跟前任复合了,你才意识到一切都跟你想象中不同了。
前任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反而充满了缺点;跟前任复合,你发现并没有多么爱他,更多的是你心中的执念。第三:“沉没成本”太高在心理学中有个效应,被称之为“投入沉没成本效应”。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 ,你为之投入的情感,倾注的心血越多,你对他的在意程度就越高。多数人之所以忘不掉前任,并不是对前任还充满爱意,只不过是他们在前任身上投入了太多而已。我身边有个朋友,男生。他跟前女友恋爱3年时间,投入了30万,每一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他总会在我们身边念叨:“唉,还是忘不掉前任,我当初可给她花了那么多钱,没想到还是分手了。”其实我们都能感觉到,他只不过是在前任身上投入太多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后悔,只能暗示自己是因为爱情,所以才时刻念着前任。
就像《小王子》里面,这世上的玫瑰千千万万朵,小王子为什么只钟爱他的那一朵?还不是因为小王子在那朵玫瑰身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面对社交,工作,还是爱情,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投入越多,心中对这件事情(这个人)的记忆力也就越深刻,总是觉得自己对他的感情有些独一无二。而从另外一个心理学角度分析,忘不掉前任,还可以理解为“蔡格尼克效应”。蔡格尼克效应指的是:人总是对于“未完成”的事情记忆深刻。一件你刚刚完成的工作任务,还有一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任务,这两个摆在一起,你往往会对那个完成一半的记忆更深刻。即便你在旅游,在吃饭,在睡觉,也是下意识地想到没有完成的任务。
我们对于前任的感情也是如此,两个人的感情没有“圆满”,所以心中才会有遗憾。第四:改不掉的“习惯”在电影《春娇与志明》里面,余春娇又一次失恋后哭诉着说:
“我已经很努力地在摆脱张志明了,最后才发现,我又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这是因为,余春娇跟张志明分手后,又开始了新的恋情。而在新的恋爱中,现任总是赞美她,欣赏她;巧合的是,欣赏她的点,正是她跟张志明在一起时,张志明身上的优点。而在外人眼中,别人赞美她的地方,同样是曾经张志明身上的优点。这就是两个人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后,所产生的影响和习惯。习惯很容易养成,但想要彻底改变生活中的习惯,却不那么容易。
有句话这么说:“恋爱无非就是跟新的人在一起,重复着做旧的事情。”细细想来的确如此。我们似乎都活在一个循环之中,跟前任分开了,又开始新的感情。可许多瞬间都在恍惚:跟现任说的话,做的事情,吃的饭,似乎跟前任已经做过一遍了。是啊,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过去了再多年,心中依旧还有着前任的影子。可这些,都不是爱。
事实上,当一个人跟前任分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对前任的爱意就已经消退了。之所以忘不掉,更多的是因为心中的执念罢了。今日话题:你为什么忘不掉前任?(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