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氧叔也爱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好看,有时候又觉得很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问问身边的朋友,发现大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人说,刚刚洗完澡照镜子,感觉自己美呆了,而有时候照镜子,又想问“这人是谁”?
还有人说,有时候自拍咋拍咋好看,有时候却拍了100张都选不出一张。
而且吧,这个心路历程是周期性的,交替进行的。画个示意图,就像是从“我好美”的巅峰,跌进“我好丑”的谷底,然后在各种调整中缓慢地爬上变美之坡,然后循环往复。
▲大概是这个心路历程
叔觉得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当然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所以今天就聊聊这个现象,看看有没有啥打破循环的办法。
外貌评估,“看起来美”比“真的美”更有魅力
首先,提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认为一个人美不美? 叔觉得这个牵涉到主观美与客观美的区别。咱们经常讨论的美感,笼统来说,氛围美占大多数,比如神态美、姿态美、色彩美,等等后天因素,大部分都是可以习得与养成的。比如冲击力,对比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美得很有感觉”。
▲倪妮所代表的氛围美
客观美的代表,就是每个时代被拿出来讨论的代表性美人,符合人类的审美共性,以及满足时代审美偏好下的差异性。硬件条件无可挑剔。
▲英气美,八九十年代的典型审美,最近开始回潮了
比如经常被说“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木头美人们,即使大家觉得她们欠缺了生动性,也无法否认她们长得很标致。
▲杨采钰
▲有人认为杨采钰某些角度神似刘亦菲,所以有刘亦菲接班人之称
而一旦焕发出有指向性的情绪感染力,美貌威力无穷。
刘亦菲封神的那些照片,也是氛围美、色彩美起了很大的作用,把她的气质放大到最大化,才有了神仙姐姐的美誉。
而且呢,主观美会影响我们对客观美的评估。因为审美其实是一件非常诉诸感性的事情。比如我们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就是审美中的晕轮作用,具体一下就是对某个人的情感上的喜爱会给他的外貌带来美化作用,怎么看都顺眼。
▲欧阳娜娜的童年照营销超级成功,观众缘巨好
换句话说,假如讨厌一个人,就算长得不错,人们也会下意识地忽略。比如范冰冰出了事情之后,大家对她的好感一落千丈。但不谈喜恶的话,范冰冰的脸是多么有代表性啊。
这种主观性的主导之强,使得即使是较短的时间周期中,人们对相同的审美对象的判断也可能不一样。而极品大美人属于在主观美与客观美都拿到高分的顶尖苗子,同时也许因为时代久远人们对她们的黑点不太熟悉,不妨碍人们对她们美貌的赞叹。 而大多数人,都是客观美稍弱,但是主观美加分。总的来说就是,“感觉美”的加成大于“真的美”。
▲看过春夏的生图,就知道她硬件条件真的一般,但是故事感和氛围感的表现力还是很好,依然能圈粉
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取决于跟谁比
回来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自己外貌的判断?
有人说是皮肤状态,有人说是心情,叔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先思考,我们是如何获得对自己的外貌的评估的。 有时候来自于他拍的照片或视频,还有些时候来自于他人的评价。
他人拍的照片与视频,很难还原一个人身上真实的氛围美与神态美。光线影响、视角、动态捕捉,这些考验拍摄者的观察能力与摄影能力,摄影师可以,未经训练的人不可以。
▲成就一个水原希子,摄影师功不可没
至于别人的评价,每个人的审美观和标准不同,所以结论不一。但是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大家还是很少讲出批评的话。还有一个真实的原因是,你的瑕疵、不足,人家根本看不出来。
大多数时候,自我评估,还是来自镜子与自拍的照片。比如觉得自己比较好看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洗完澡照镜子的时候,一个是雾气带来的柔光磨皮效果,还有一个就是人比较放松。且镜子里的像是动态的呀,大多数人都是动态比静态要好看。
▲洪欣的脸静态时略显笨拙,但动态明艳娇憨,美极
而自拍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自拍套路,并且熟悉适合自己的p图流程。这个过程其实是几何意义上的调整,即在保证个人特点的同时,通过改变平面照片上的五官排布、色彩等来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
▲美妆和修图都是几何层面的改变
发现了吗,在面对自己的外貌评估时,主观美的意义绝对大于客观美。
讲到底,除了你以外的人,不会像你自己一般关心你的外貌。家人除外,毕竟在晕轮作用下,你在你妈眼里始终是最美的,最帅的。 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的外貌评估,始终是无法验证的“猜想”。所以,有时觉得自己很美,有时觉得自己很丑,是审美的唯心主义的体现。
我们的主观判断为何如此善变?有句话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时候你对自己的外貌评判感觉变了,是因为你的参照物改变了。有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叫做「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魔镜”,就是要求参与者看完一些模特的照片后照镜子,并且评价自己的颜值。 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些看到比较抱歉的长相模特的参与者都觉得镜中的自己美爆了,而那些看到好看模特的参与者会觉得镜中的自己奇丑无比。
▲跟谁比,导致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更何况人是喜欢找优越感的动物呢
在无法验证的审美结果上,一切都是比较得出的结论。在客观条件下的差异塑造了主观心理上的良好感、优越感或失落感、自卑感。但你还是那个你,只是锚定的对比值变高或变低。 所以,氧叔经常在评论看到有女孩留言说:
“美人看多了,感觉自己就是上帝甩的泥点子。”虽然是开玩笑的话,但是还是要说大家不必真的这样认为,真的没必要。
▲没人会想不开去跟莫妮卡•贝鲁奇比吧
上面我们还说,洗完澡的时候,人比较放松,所以也会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估的结论也会较高。精神比较放松的情况下,人的自尊水平会比较高,氛围表现力会更强。这种感觉在什么时候最明显呢?答案是恋爱的时候,恋爱会提高人的自尊心,陷入恋爱的人不仅会觉得自己的伴侣的脸很有吸引力,也会提高对自己的颜值的判断。
那什么时候这种良好的感觉会消失呢?当语义饱和的时候,是神经疲倦的一种。原理跟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这个字一样,也叫做“完形崩坏”。
▲不要盯着看太久,作为过来人的劝说
当你对自己的脸长时间凝视,大脑就会从面孔的整体加工模式切换到更为节能的局部加工模式,注意力的集中导致我们对面部的感觉出现变形或紊乱,失去判断力,从而觉得自己长得很奇怪。这个现象叫做「The strange-face-in-the-mirror illusion」,“镜子中的陌生脸错觉”。
▲有的行为艺术家会挑战一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看,真的很容易精神错乱
所以,过度关注镜中的形象,或是频繁自拍,会导致自我的外貌评估下降,感觉自己变丑了。即使客观的你并没有变化,你的主观还是会不断地告诉你:“我好丑”。
外貌的稳定值,取决于内心秩序的稳定
好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但绝对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糟。但无论是天上有地下无的大美人,还是我们每普通个人,都是主观美中的氛围美、色彩美、情态美,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表情管理、仪态、穿搭,都是值得花心思提升的容貌软实力。
▲石原里美的氛围美和神态美是容貌软实力的制胜法宝,但付出也是不可估量的,对于普通女孩来说,正确认识自己,就已经走上了变美的快速通道
主观能动性对变美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就像我们讨论的,过度关注镜中的自己,或是过度自拍,都会使自己对外貌的认知产生偏差。 有没有办法打破“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美,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丑”的循环呢?当然有,要是感觉自己状态不佳,就把注意力转移一下,其实你跟平时并没有什么分别,越是去使劲盯着自己的脸,感觉越糟糕。
客观的事物不会改变,只有主观的想象、共情、诗意能赋予它无限的生命力呀。这一点无论是颜值还是其他,都是共通的。
▲审美就是,同样的花,每个人都能看出不一样的感觉
而且,谈个恋爱或许是好办法?甜甜的恋爱使人变美?好了,氧叔今天跟大家一起思考的是一个很普遍却很基本的问题,从中我们也能发现,审美不只是感性活动,更是一场智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