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读书月」期间,我们会请到不同领域的从业者来推荐对应领域的书单,这些书单并不发挥「快速入门」的功效,更多是从他们自身出发,和大家请分享在专业领域中曾深刻影响过他们的书籍。
今天的书单推荐我们邀请到了性教育团队「莓辣 MAYLOVE」的几位成员,让她们带我们走近「性」。
自有生命以来「性」便存在了,但全世界对性的研究却不多,时间也不长。性教育在我国更是个几乎空白的行业,且总受着无数偏见误解。
性教育不等于性交教育,性也绝不仅仅是性行为或者为繁衍的本能和欲望。广义的性包括了身体的认知、生殖健康、性别认同、性侵问题、性取向及性权利等等,包括了我们如何认知了解自己,认知每个个体,个体和个体的关系,个体和群体或社会的关系。性教育其实是一种生命教育。
这无疑是个极其庞大复杂的议题,作为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的同伴性教育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不敢说我们对此的了解有多深,更没有资格以专业研究者的姿态教导大家了解,但想分享一些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这一议题,带着性与性别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书。
虽然与性教育无关,但这几乎是我的圣经。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让每个家长买了和孩子一起读,我妈努力看了 10 页,我作为天天和老师对着干的中二少女嗤之以鼻:「怎么有人这么自大教别人怎么看书!」
这本书就一直被搁在书架上积灰,直到高二我想学一下怎么做读书笔记翻开了它。 带着防止被规教的偏见开始看,到慢慢放下所有防备全心 “相信」作者重新看一遍,那是我第一次清晰感受到尊重的具象。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去尊重一个观点,这也成为了莓辣群聊唯一的群规以及我做性教育的最高准则:尊重。
当然书中对如何阅读的干货也真的非常非常棒!
在本书中,作者沿着历史的脉络,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哲学层面对性进行探究,让你对性有更直观的认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费解到了解再到理解,理解性,理解本性。
这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的作品。此书系统地、简要地介绍了 “性学」这门年轻学科的所涵盖的所有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包括性研究的历史沿革,性的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和哲学层面,具体来说有且不仅有性生理、酷儿理论、金西性学报告、性文化、性立法等等。看完实在对于了解性的多方面知识有极大用处。
除了增长知识以外还会从中思考一些自己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帮助拓宽看事情的视角和方式,还有助于理解和培养更为自由包容的观念。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知识含量高同时还兼具通俗易懂的优点,无论你是老司机还是刚领驾照,你都能轻松掌握(新手似我也终于知道弗洛伊德是谁了......),是真正的科普入门!此绝对乃居家旅游必备之良品啊。
目前市面上有几个版本,没什么出入,只要买正版就好了,(建议从女人篇、男人篇看起)。
这两本书,特别厚,简直像词典一样,所以可想而知里面的内容有多丰富,写到各种与性相关的事情。
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摘出具有代表性的匿名受访者的话,加上事后的数据分析,从而写成这本书。
可以说这是我活了二十几年来看过的唯一一本如此真实、直接谈论性、调查记录众人的性经历和性观念的书。
它通俗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读起来很轻松。而且你随意翻开一页,基本都能读下去。
此书出版至今已有几十年,里面的一些观点已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比起严谨的学术报告,这也更像只是一本大众性经历和性观念的记录,但仍然是值得一读的著作。
P.S. 看了这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性耻感,你会发现「咦,原来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知道这套书是经一位朋友推荐。当时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国内还只翻译了第一卷,即《我的天才女友》,同名改编电视剧随后在 2018 年播出。
全书讲述了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破败街区里两个女孩紧密相连的一生和持续五十年的友谊,两个人如何各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却依旧是彼此的参照和镜面,互相嫉妒或者热爱,最终却依旧是彼此的救赎。
书本情节紧凑,但更扣人心弦的是排山倒海到近乎神经质的心理描写:是的,只要你是个女人,你就能在每一行里看到自己。
但那不勒斯四部曲之所以杰出并非因为它描述了某种闺房秘事。「女人不过是人罢了!」才是它最响亮的呼声。
在埃莱娜的书中,女孩玩耍,学习,恋爱,生子,衰老;亦在同时成为知识分子或者工人,追求社会地位抑或反抗生活本身。
迄今为止,也许从来没有任何男性或女性作家做到了这样既无物化亦无神话的女性叙事: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可贵,在于它前无古人地诚实。
作为本书作者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生育制度》从社会人类学功能论的角度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人类何以绵延种族?何以形成了今天这样以一夫一妻婚姻制为主的生育制度?
书本写就于抗战时期,于时许多现今的社会学理论尚未发展完全,作者的逻辑自洽很大程度上依旧是出于对社会的观察入微。
与之同时,带着今天的目光来审视这部作品的细节也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在诸如生物、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等领域,某些知识放到今天已经有些过时了;在成书逻辑上,作者论证了双系抚育的分工考虑,却未能清晰说明两系何以形成默认的男耕女织的分工。
此外,思考作者会如何回答今天的老龄化问题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相信也会使读者受益良多。
一位女性是怎么生活的?
一位流水线上的工人是怎么生活的?
一位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移民是怎么生活的?
那么,一位移民女工是怎么生活的?
80 年代后,“打工妹」这个新兴的身份,在三重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劳动主体。社会很大,变化很快,个体变成全球化、城市化、资本化浪潮中生产链上的各自一环。她们不需要高知,只用知道眼前的机器怎么操作就行了,做完自己的、传递到下一步去。时间要求严苛,所有努力就是为了在精确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产品。
一位女性身体,会受到工业生产机器怎样的的权力操纵?她如何对抗这种操纵?
作者深入 1995 年的深圳某工厂,成为一名全职工人,与女工们同吃同住并近距离接触,故其刻画的女工面貌细致而丰富。在深圳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生存,对市场经济的渴望,感到出卖身体的异化,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挣扎,资本倡导下的消费休闲(leisure)时光,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建构……
全书印象颇深的一个点在于月经政治。劳动过程中,动作的单一、时间的持久、可能接触的工业毒物都导致了不少工人的慢性疼痛、伤害了其身体,此外,女性具有独特的经痛体验。当有女工在车间因痛经而倒下,组长会分发避孕药止痛,而这一时间在女性身体上是循环的,与线性、不可逆、以完成为目的的工业时间相对,二者矛盾鲜明。工业生产的节奏导致女性的经痛,是其身体之外带来的社会暴力。
—— 田野调查,理论扎实,案例丰富,看了不亏。
作者自身的多重身份(同性恋、美籍日本人、文学系、法律系)让他能够精准贴切得描绘出在文化夹缝中的无奈、挣扎、自我怀疑和自我发现。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 — 掩饰。
掩饰是后现代的一种隐形歧视:黑人富人阶层有可能为了弱化自己的种族身份而自动表现得像个白人,女权主义教授有可能为了获得更广泛的价值观受众而在把自己外形控制在传统的女性美范围内,残疾人导师可能为了不接收额外帮助而在上课前提前五分钟进教室调整好讲台高度……
这些貌似个人的主观选择的行为,背后也许都是一种掩饰。这种掩饰比无所顾忌的歧视行为更为微妙,也几乎无处不在。
对这类掩饰的反思,应该成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契机。
「阿富汗三十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出版商周刊》」
因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走红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两位女性的故事 —— 玛丽雅姆和莱拉。
从一开始的水火不容到后来的相互扶持,玛莉雅姆和莱拉在丈夫的暴力、纷乱的战火和多舛的命途中,代表特定时代下阿富汗妇女共同的面目。作者用两人的故事传递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实现男女平等的希望、对和平的呼唤和对更美好世界的期许。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西蒙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指出,婚姻是传统社会指派给女性的命运。
在嫁给拉希德后,玛莉雅姆和莱拉不得不承担起社会分配给 “妻子」的角色 —— 成为一个丈夫的附庸、洒扫的机器,她们的痛苦和灾难都根源于由父权所构建的社会体系。
在小说的结尾,战争结束,塔利班政权被推翻,民主政府上台;莱拉也重新获得了作为一个 “人」的自由独立和尊严。
只是玛莉雅姆的结局似乎提醒着我们,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群体受到着不平等的限制于压迫,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和谐、人人都能成为理想自己的社会还远没有到来……
趁着读书月,是时候把眼光从自己身上抽离,去看看没有见到过的世界,没有关注过的群体和没有思考过的现实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