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焦虑型依恋?
而作为一个周围有两个朋友都是焦虑型依恋的人,我对这类人太熟悉了,我真的很能理解焦虑型依恋的矛盾心理,也很能理解和这类人相处时的无力感。
而且最近遇到了一个来访者,通过他的描述,我敢百分百肯定他女朋友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型依恋。他的内心活动也是很多人和焦虑型依恋相处时的真实想法:
"他在用一生的时间来保护心中的小孩子。"
这就是焦虑型依恋的真实一面。
他们在外人眼中似乎很外向、很阳光,但是他们却没有学会和自己相处。
虽然焦虑型依恋的人在社会中占比不是很大,但很多人都有焦虑依恋的倾向。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应该对他们有些许了解,或许你自己就是一个焦虑型依恋(或者周围的人是焦虑型依恋)那么你应该知道自己被别人理解起来还真的蛮复杂的——
你是否害怕自己被抛弃,并一直反复验证这一点?
当伴侣、朋友暂时离开、出差、转移注意力时,你的内心活动经历恐惧→悲伤→愤怒。恐惧,害怕自己被他遗弃,悲伤,因为接受了他要离开的事实,而当他回来后,你愤怒,生对方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害怕被遗弃,是你的核心特征。
你是否会想象自己被他遗弃的场景?
你是否嫉妒、占有欲很强?时常觉得对方不忠诚于你?
你是否情绪不稳定,有时会对一些小事反应过度,让对方非常疑惑?
你是否在对方转移对你的注意力后,觉得被他轻视?习惯对他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
你是否有时感觉自己间歇性情感麻木,自我隔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出来?
你是否没有很长耐心去经营一段亲密关系?你甚至认为自己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拥有一段真正美好、稳定的爱情?
你是否有时也会为了他否认掉自己的需要?有时又要让为你妥协,以及质疑他为什么不懂得为你付出?
你是否会间歇性自我伤害、自我惩罚?
.....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大部分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建议你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在亲密关系中,怎么和自己和解,怎么和这类人和解,怎么救赎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这类人是怎么形成的?
焦虑型依恋我真的很熟悉,也经常和他们打交道,所以我很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样的环境让他们这么患得患失,这么不信任周围人对他的承诺。
与两种环境脱不开关系:
一种是过于缺爱的环境,一种是过于保护的环境。
接下来我好好讲述这两种原生环境的区别。
1、基本安全缺失的家庭
我想,你的焦虑型依恋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那个时候你甚至还不会语言表达。可正是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语言还在发展,所以你没有一个表达自己情绪感受的环境。
当你看到正在离去的父母,你其实心生不满,但你不知道怎么让他答应继续陪伴你;你也会不满你妈妈为什么离你很近,但你却感觉她从来不曾好好注视过你。
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提供给你一个小婴儿、小孩子成长必备的核心要素——安全感。
看看以下场景是不是会经常发生在你小时候?
你感觉从小时候开始,你的母亲形象就不是很完整。她好像在一直关注你,但她自己好像也心事重重。你的父母给你一种,时而很爱你,时而又不爱你。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要对你做什么,你根本无法预测他们的行为。你们给外人的感觉似乎还算亲密,但你内心深深感觉,他们给你的感觉其实很陌生,你必须一直靠近他们,才能确保他们在你身边,而且不会离开你。其实你内心深处觉得,他们其实没有给你应有的关注。
甚至一些焦虑型依恋,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或者去世了,或者他们一直在吵架,所以父母给他们的印象是似乎要永远离开他们。
小时候,你想拼命地抓住他们,在你长大后,你也会想拼命地抓住你身边的伴侣。因为你根本无法面对亲密的人不在身边时的窒息感。
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你一味地想要突破对方的边界,融入他的世界,不给他应有的私人空间。所以你给别人的印象也是一直想侵犯他的边界:你想时刻掌握他的讯息,他在哪,周围都是谁,有没有想我,他爱我几分,知不知道我究竟想要什么?甚至当他看向其他异性时,你就会歇斯底里地质问他是不是要变心了。
我明白,你想表达你对他的关注,可这只会让其他人越来越痛苦,他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你却情不自禁地质疑,怀疑。他感受不到你的尊重,想要远离你,你们一直拉扯、纠缠,直到你亲手将他推出了你的世界。
案例里的女孩就是这样子。
2、过分保护的家庭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你的父母也许对你太过于保护了,导致你失去了向外探索的自主性和与社会联结的机会。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就是这样,她是我的大学同学。初见她时,阳光、热情,十分温暖,是我欣赏的女性。但慢慢地我发现她太敏感了,怎么说呢?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总是怀疑这个朋友是不是没有真心待她。刚开始我从一个男性的角度帮她好好剖析她这都是多想的,对方只是很客观的发表意见。但她还是一直深深怀疑,自己会被这个朋友背叛。最后呢,她周围永远没有稳定的友谊和爱情。
我见过她的父母,我才知道,她是被保护过度了。
她父母会让她知道她永远无法自己做决定,所以一直替她做决定。她看起来一直被满足,但其实一直没有自由地去好好探索过这个世界。
所以呢,我这个朋友其实看起来被保护的很好,但其实却很脆弱,因为他的父母容忍了她的脆弱,或者说,希望她脆弱。
那这又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太像小孩子了。你的伴侣也会一直苦于为什么你的表现总是那么的幼稚。你会一直向对方索取:他为你做了什么呢,有没有像你一样好好珍惜这段感情呢?
你也许已经发现了,在感情中,你一直会以己度人,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情感,你为对方付出,也想让对方为你付出,甚至逼迫他去做一些事;而且,你似乎看起来情感丰富,但内心却很空虚,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长大后的你们,总是会担心对方离开自己,背叛自己,嫌弃自己,最终遗弃自己,你会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学会用愤怒的情绪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对方越追,你越想证明自己能将他拉回来,仿佛这样就能弥补自己童年缺失的那一部分。
所以你一直沿用这种亲密模式,形成了刻在骨子内的焦虑型依恋。
“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你的感情仿佛就是这样,一开始你就觉得对方可能会离开你,你仿佛也一直在证明这一点。直到他真的离开你时,你才放心,不再纠结,开始寻找下一段感情。
你知不知道,其实回避型依恋很容易吸引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很容易吸引回避型依恋。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不是应该安全型依恋最容易受到欢迎吗?
但当我开始好好观察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世界时,我才明白原因,这两位简直是为对方而生的。
焦虑型依恋是属于,既要把对方对开,却又渴望抓住对方的一类人。因为你以往的环境就是不稳定的,所以在感情中,你往往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同样不稳定的伴侣,稳定不是你熟悉的感觉。你也会一直热衷于寻找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并一直将这种亲密模式强化下去。
而不稳定、追求自由就是回避型依恋的标签。回避型依恋可以给焦虑型依恋安全感,但是却不会给焦虑型依恋承诺。而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也一直是焦虑型依恋渴望突破的,焦虑想证明,自己同样也是可以在这段关系里获得幸福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种依恋其实在感情中很难获得幸福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找安全型依恋,温暖、稳定、安全不是他们熟悉的,他们觉得很无趣。所以也会专门去寻找不稳定的人作为伴侣,稳定性的伴侣反而给他们没有吸引力。
也许你自己就是焦虑型依恋,你阅读这篇文章,是想要找到拯救自己的方法。
也许你的伴侣是焦虑型依恋,你想要和他和平相处。
以下方法,就是让你从一点一点可上手的小事开始,不再自我折磨:
接受自己的依恋模式→表达真实需求→净化自己的人际关系→营造自己的钝感力→完善自我认知
1、接受自己的依恋模式
你需要花时间去接受自己没有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童年的事实。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去想想自己在童年时所缺失的那一部分:自己哪里被忽视了,自己是不是被过分溺爱了,父母是不是根本没有好好听过自己在说什么?
当你无法忍受时,你可以尝试给父母写一份信,当然,这封信是否寄出,决定权在于你。这份信中,需要涵盖以下内容:
他们哪些地方让你不满意?
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你那时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可以重来,你希望那时的他们应该怎样面对你?
你也不用尝试去原谅你的父母,也不用去原谅让你有受挫感的成长环境。
这种方式,会让你释放你的愤怒,感受你内心被你冻结的小孩子。
只有当你开始识别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是有问题的,且自己一直采取反抗的模式来面对你的亲密关系,你才会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改变这种依恋模式。
而且我还想提醒你,你是真的想改变,而不是被迫要改变,不是要为了变得更好再去迎合其他人。
2、表达真实需求
改变自己表达需求、情绪的方式写下需求卡片找出自己负性认知的证据
1)改变自己表达需求、情绪的方式
由于你的控制能力较差,你会一直指责自己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看看下面是不是你熟悉的表达方式:
“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我说的话?”
“我这么在乎你,你回来这么晚,你对得起我吗?”
你之压抑不住自己情绪,是因为你愤怒你不曾好好表达自己的需求,你也不知如何表达。所以你只能用强烈的情绪来调动他的回应。你要明白,愤怒是正常的,压抑反而不好,压抑愤怒是回避型依恋,可同时你也要明白,亲密关系中也不能有太激烈的情绪输出。
你需要直视内心的真实需求,在考虑对方的情绪接受范围内,勇敢地表达出来。
“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我说的话?”——是不是代表你渴望得到他的关注?
如果换一种方式说,既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能让对方更注视你:
“我希望你能多听我说话,因为我感觉到我现在需要你的关注。”
“我这么在乎你,你回来这么晚,你对得起我吗?”——是不是你希望他能待在你身边?
如果这样说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但表达效果完全不一样:
“你这么晚回来,我很担心你,而且我也很害怕,我们能好好聊聊吗?”
当你直视内心的需求,不再让对方为你的需求负责,你能表达你的需求的同时,他也能明白你想要什么。
2)写下你的需求卡片
你也可以尝试写下你的需求卡片。当你发现你内心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时,立马捕捉它,写在卡片上。你可以反复查看。
比如说:“我一直侵犯他的私人空间,其实就是因为我想让他认可我,我想证明我是值得被爱的,因为我童年没有过这种感觉。我能怎么改变呢,从不查他手机开始,我要做我自己的事,我有好多事,工作、阅读、交友,这些我之前都放弃了。现在起,我要还给他他应有的私人空间,也要开始我的新生活。”
3)找出自己负性认知的证据
由于焦虑型依恋,你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观点。比如,你无法相信你们分手后他会回心转意,你也不相信他会一直在你身边。
那你就要主动去发现这些观念中有误的部分。比如:
他没有立刻回复我的信息,他一定没把我当回事。→ 他也许是没有看到消息,或者在忙,等一会我再给他发个消息,估计他就回复了。不然我这样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窒息。
3、净化自己的人际关系
正如上文说的,焦虑型依恋不会寻找稳定安全的人,就算周围出现了一个适合他的安全型依恋伴侣,他也会选择视而不见。
你需要努力选择去筛选你的朋友圈的人物,尽量去选择忠诚的、给你安定感、可以陪伴你的,而不是自身就居无定所,情绪不稳定,不会给你耐心的伴侣和朋友。
4、营造自己的钝感力
什么是钝感力,就是对痛苦的感知力。
你有没有发现,亲密关系中的你感知力似乎太强了,我那个女性朋就是这样,一点风吹草动都突然陷入恐慌之中,然后过度脑补,是不是要抛弃她,是不是要背叛她。然后她就开始想倾诉,想表达,想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掌控感。可是,她越想掌控,越会让自己的生活失控。
而拥有钝感力的人,根本不会让周围的人影响自己。他们不会想着博同情,获取周围人的关注。因为他们自己就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独有的世界,还没心思去关注其他事情呢。
“天然呆”“大智若愚”就是形容这类人。
怎么做到拥有钝感力呢?
很简单,找到自己的爱好,就开始专注下去。
当你开始有自己想要去参与的事情时,你就将注意力开始移向自己。生命中有那么多可以让你投入资源的事情,你会后悔自己浪费了自己那么多的精力在关注对方情绪上。
5、完善自我认知
焦虑型依恋往往是两个部分的问题:
自我认知有失偏颇和自我与外在环境的搭建不成熟。
什么意思?就是你不能接受你内心的真实欲望,你也不接受外界环境给你反馈的信息。反应在亲密关系中就是你说不出你想说的,你也不知道你伴侣真实的想法,你会责备你的伴侣,也会责备自己。
当你停止对他人攻击,你也开始变得停止对自己攻击。
你可以尝试:
“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不要再放大自己身上的缺点。”“对自己多一点耐心与坚持。”“不要再去苛责自己,不要再过于追求完美主义”
最后,我想提醒身为焦虑型依恋的你,不要把救赎自己的机会留给别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周围人身上。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还有你的行动力。
你要知道,当你失去经营一段亲密关系的耐心时,也就会失去被抚慰的可能。
希望你有一日定能被温柔抚慰。
心理测试:测试你分手后复合的概率
分手后你是否想过两个人还有多大的可能会复合?这套测试题帮你测试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来试试吧
1、 现在你的手机里是否还存着前任的联系方式?
是 5分
否,全部删除了 0分
2、你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家里不同意 1分
异地恋,没有未来 2分
TA认为我脾气很差,我们性格不合适 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们的感情 0分
我们吵架之后谁也不愿意低头,一怒之下分手 5分
我觉得TA脾气很不好,总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种说法,如果非要选一个你最认同的,你会选哪一个
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就应该爱TA 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否则就称不上是真爱,顶多是喜欢 2分
感情虽说是你情我愿,但是事在人为,对方的爱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爱情就能被引导 4分
强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复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感情世界永远不可能是平等的,想复合的那个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达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说话表述的精确程度 2分
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1分
说出的话周围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说出的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 4分
5、你认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点
情绪化严重,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0分
自抑能力强,表面风平浪静,但内心情绪起伏大,一旦挫伤很难平复 2分
一切都是浮云,天生不容易动怒,朋友都夸赞的好脾气 6分
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3分
6、 曾经挽回过前任吗?
挽回过,但是被拒绝了,没有再继续挽回 4分
没有,不知道对方心里怎么想的,不敢开口 2分
挽回过好几次,对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见到我 0分
试探着开过口,但是对方认为我们不合适,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完整版测试题及答案可私信获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咨询师,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评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