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福建莆田秀屿区平海镇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该案致2人死亡、3人受伤,被害人为一家祖孙四代。案发后,当地警方先后发布协查通报和悬赏通告,全力缉拿犯罪嫌疑人;针对网友反映的基层干部不作为问题,当地官方表示,所在区纪委、监委已启动调查程序,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这起案件连日引起全网关注,既是因为案情本身令人震惊,也与网络上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有关。有媒体提到,这起案件或因建房纠纷而起。五年前,村民欧某中推倒老屋、翻盖新房,但遭到邻居反对和阻挠,新房一直未能建起来,当事人一家只得住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内。五年来,欧某中通过各种渠道向有关部门和组织反映,都未能解决此事。近日因大风将房顶铁皮吹到邻家,欧某中受到邻居辱骂,很可能由此报复行凶。当地官方提到的“网民反映的基层干部不作为问题”,指的就是这个“隐情”。
不管上述传闻是否属实,这里必须首先明确指出,欧某中行凶杀人致多人伤亡,这一行为本身严重违反了我国的法律。当地警方应尽速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依法查清有关犯罪事实和动机,让其接受法律应有的惩罚。不管是否存在重大“隐情”甚至“冤情”,嫌疑人都不应该也不可能免于法律的处罚。一些网民群体对犯罪嫌疑人在道义上的同情,有可能促使全社会对这类案件的预防与干预、基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反思,但不应该成为司法机关依法开展工作的重大考量和判断依据。违法必究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一道底线。
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很多时候,在重大凶案的背后,都或多或少都暴露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和处理机制的失灵。尤其是在一些法治观念相对淡薄的基层社会,群众之间的大量矛盾、纠纷的调解和处理,都要依靠基层自治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来完成。一旦这个调节机制失灵,就有可能造成矛盾的扩大和激化。莆田杀人案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许多人对此案作了换位思考和情境代入:为什么当事人老屋翻新会一拖五年总是办不成,并且向各级各部门反映也无果?在此情况下,如何才能避免当事人走向极端?这个问题不查清、不解决,就无法给外界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更无法就此举一反三、深入整改。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就基层而言,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和组织在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上做许多细致的工作。比如,民意反映渠道要上下畅通,矛盾纠纷的化解要抓早抓小,各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等等。如果因为这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失灵、失效,造成了明显后果,上级机关就应当及时开展工作,对于其中的失职、失责单位或个人展开调查、进行问责。
发生恶性治安案件,本身就是对基层治理体系的一种特殊“反馈”,对此不能置若罔闻,更不能文过饰非。莆田凶案的追凶与追责,一个不能少。凶犯要缉拿归案,案情要调查清楚,可能存在的失职、失责要严肃追究,相关的治理短板也要尽快补齐。其他地方也应从这起案件的发生、调查和处理中汲取教训,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基层治理中的一些小问题、小矛盾,最终演变成无可挽回的大事件、大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