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爆发,朋友圈的刷屏中,很多在吐槽父母的。平时各种转载养生保健科普,到了真正要重视的时候,只来一句:没事。
要多加一句,那就是:当年非典都没屯板蓝根。
千叮万嘱换来的不过是轻飘飘的:我知道了。
为什么说服那么难?
为什么人们只倾向于相信那些愿意相信的?
为什么对你好,总是容易换来坏结果?
这里要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叫“逆火效应”,这种心理现象是指,当你试图用事实去更正他人的错误想法时,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对原先的错误认识更深信不疑。
这就导致了很奇怪的现象——你越是劝父母出门戴口罩,他们可能会反着来,就是为了证明给你看根本没事。
相对于孩子,要说服父母是更难的,因为无论你如何摆事实讲道理,他们都会以“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来堵住你接下来所有的话。
否定自己的是很难的,再加上父母在我们面前,总想保持自己的权威性,于是当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你越是劝说,越有可能得到反效果。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固执己见,反而是在维护真理,哪怕这个真理,只是他自己愿意相信和承认的。
另一个影响我们判断的心理效应是自我确认偏见。当我们决定相信某件事后,即使得到新收集信息的机会(如来自他人的建议),我们往往还是会相信那些支持原有决定的,忽略那些与原有决定相矛盾的信息。
所以,当父母认定全民口罩是小题大做的时候,无论你转发再多的疫情信息和排队买口罩的新闻,他们都只觉得那不过源自人们愚昧的盲从。
好,现在我们懂得了原理。但更关键的问题仍未解决:怎么劝才有用?
有效说服是个大问题。
首先要摒弃高高在上的说教态度。
即使自己身处道理一方,只要处于说教的立场,除非你能真正处于权力高位,否则话语是极难被信服的。
想想我们对父母的劝说是怎样的?通常就是摆出各种证据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而你是错的。
但在说服上,仅证明自己正确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即使他们内心已经动摇,态度却依旧坚定,行为依然我行我素的原因。
是的。我们的出发点是“对他们好”,我们站在了真理的一方。
可是这并不表示他们就愿意听进去。
沟通的关键,在于情绪上的交流,而非谁正确谁错误,谁胜利谁败北。你赢了辩论,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流。
更好的做法,不是告诉他们:那样是错的,得这么做。
而是懂得维护他们权威的同时,表达我们的希望:孩子会以你为榜样去学习,他们抵抗力低,作为长辈,我们要以身作则,自己先把口罩戴好。
这样的说服,比你转发一万次疫情严重性文章和预防方法都有用得多。
关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表达关心,努力去让关心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
对家人,对爱人,我们不仅要有爱,要有耐心,更要懂方法,懂得怎样去表达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