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之前,我安排一个案子的挽回者试图在节日跟挽回对象进行个简短的对话。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考虑现在阶段双方的交流实在是太少,适当地出现一下,以维持一个交往印象。
他说好。
几天过去,他来反馈情况,很糟糕,对方把他给拉黑了。
我问,是说完拉黑了?还是一开口就拉黑了?(我安排的就是一个4-5句的微信对话场景)。
他说,昨天发现拉黑的,中秋节后又聊了两天。
我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他说,我想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跟对方深入的聊一聊。
这里面哪里出现了问题?
他不应该有这样的目的……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日常工作中,我常用的句式之一是:这个动作的目的是XXXX,你最好不要抱有类似XXXX这样的目的,否则就不建议做了。
我应该经常会说这句话,有些挽回者能够听懂,有些则听不懂,听不懂的他也许会问:老师,不管目的怎样,我做的都是这件事,那应该不影响吧?
会是同件事么?
不会是同件事了。
拿中秋这个挽回者的小插曲来说,对话的本意是什么?
是适当地出现一下,激活一下存在感,同时不希望对方感受到困扰,相反我希望这个简短的对话能够对对方起到两个作用。
1、感受到挽回者没有恶意。
2、感受到挽回者充分顾及到她的感受,但隐隐中体现仿佛挽回者“想关心她”但“不敢表达”。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4-5句的简短对话,为了凸显挽回者“充分顾及到她的感受”,我们刻意让这几句话显得有些尴尬而且丧失逻辑以体现挽回者的“青涩”姿态。并很乐意看到这个对话在“尬聊”中结束。
这个韵味很重要。
就好像一个战战兢兢做了错事的小孩。
我绝对不希望挽回者表达出一个热情奔放,口才绝伦,从而滔滔不绝拉着对方聊个两三天的姿态。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一个战战兢兢做了错事的小孩,而并不是一个热情奔放的西部牛仔,牛仔也显而易见地被拉黑了……
不论后面找对方又聊了两天对“拉黑”本身起到的干扰有多大。
对于这个挽回者,同样是中秋节进行个简短的对话这件事。
如果他没有抱着我们本来的目的,而是抱着其他的目的,可以说他肯定做不出我们要的那种韵味:那种尴尬的、青涩的、一次点到为止的简短联系。
这仅仅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例子,毕竟大多时间挽回者要做的事情会更多,而不仅仅是4-5句的简短对话,这里面的差距就只会更大。
差距有两种形态。
图片中A代表挽回动作起点,B代表真实目的,而C则代表错误的目的,虚线部分代表风险区。
形态一:称为强度形态。
这种形态下,动作基本上的执行并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在于这个动作本该结束的时候,挽回者往往继续执着地深耕。这是因为往往C相比B往往是更深一层的需求,挽回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本该有的目的已经完成,而且这个动作也不可能去达成C目的。
打个比方,一次面对面的约会,B是构建初始的见面习惯,促进直观上的情绪互动。
你做到了,约会的过程聊的非常不错。
B完成了,实际上在这个阶段这个动作就是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结果你错误的认为目标是C,你希望通过这次约会就跟对方恢复身体上的关系。
你顺势继续邀约,咱们去个酒吧怎么样?心理盘算着喝多几杯,我再说去酒店休息休息。后面的这个过程就已经踏入风险区了。
形态二:称为方向形态。
这种形态下,同样的动作内容,做出来的感觉是两种方向,在“本意”上已经跑偏,而跑遍的“角度”越大,风险越高。
中秋节这个挽回者的例子就是一种方向形态上的动作错误。
不论是形态一还是形态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都是对挽回本身的一种耗损,这种耗损是精力上的、时间上的、乃至结果上的。
哪怕同样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面对同样的目标对象做同样的事,B跟C的之间的差异,也足以摧毁这整个链条。
所以记住那句话,并习惯性的提醒自己: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XXXX,你最好不要抱有类似XXXX这样的目的,否则就不建议做了。
………文章完………
特别说明:
1、文章为个人当下观点,仅作读者挽回参考,非建议。切莫对号入座!读者应考虑自身个体因素,会员应根据自己导师意见加以考虑。
2、需要挽回服务请添加微信公众号:puahk8,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下角加入VIP,自愿付费,不强求,不闲聊。
3、个人邮箱Huang@pua.hk,欢迎读者来信,但不会每篇信件都看,信件不回复。有代表意义的观点,问题,有机会会在文章表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