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友伴情感网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 友伴网 > 情感课堂

你的微信朋友圈可以试试这么发。

时间:2021-11-01人气:作者: 恋爱援救联盟

小伙伴们在挽回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应该都有利用到朋友圈这个点去做一些事情。

这里面有些人是有目的的,有些是没目的随大流去做的。

看过隔壁老王在微信公众号puahk8里回答问题时,写过(吐槽)过一句:现在很多人发朋友圈是“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

我觉得这句话是很精辟的,从我们角度上看,很多挽回者的处理方式,确实是这样。

说发朋友圈这事。

它确实可以成为你解决某些问题的处理方式。

比如:

可以侧面传达信息。

可以促使互动。

可以间接群体邀约。

可以打压竞争对手。

等等等等……

但是你是为了什么在发朋友圈呢?

你可能只会回答我,我想挽回他(她)……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多数小伙伴之所以用“朋友圈”去挽回,并不是他懂得用这个方式能够促成某种阶段目的,而可能仅仅是因为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或者看到网上的一些文章,发朋友圈就挽回了,然后他就去发了。

甚至一天跟写作业一样,以为写的多作用就越大,恨不得对方一打开,整个屏幕都是他的朋友圈信息才好。

这种就真的是隔壁老王说的“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

一定要记得,咱们的挽回动作,一定是要跟阶段的目的统一起来。

否则?

你知道你应该发什么吗?

你应该一天发两条,还是两天发一条?

你发的时候该不该跟对方互动呢?

对吧?

这些问题都需要根据你的阶段目的来回答到的。

像今天想要来分享的一种朋友圈的运用技巧,使用它的时候,往往是出于下图所示的两种目的。

较常见于追求案,或者挽回恋情的过程中,图片中后面对应细分出来的点,是表明需要拥有的一些条件。

婚姻案里面的一些问题能不能用?

一般是很少会用到的。

这种微信朋友圈运用技巧是怎么样的做法呢?

我想先问问,你们在怎么发?

我猜,有几个大流派:

1、想发什么发什么,为了发而发。可能全篇都是诸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叹,也可能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显得很愤青的呻吟。这个流派喜欢锻炼心法。朋友圈可能多以转载鸡汤为核心,要么“林妹妹”,要么“刘邦项羽”。

2、什么高大上发什么。泡一个泡面,都得做好摆盘,放上刀叉纸巾,拍出来告诉你,你看我的生活多么的精致,你个庸俗的人类!关于高大上流派,推荐阅读隔壁老王的文章《你还在发“高大上”朋友圈挽回吗?》。说真挺喜欢老王同学的日常吐槽的。

3、咱也不挑食,有啥就发啥。天道酬勤,靠量来凑嘛。今天呻吟,明天乐观,后天高大上,大后天体验人生。总之不怕自相矛盾,也不怕无东西可发,人生处处是舞台。这个流派也许可以称为“脑血栓流派”(日常抽筋)。

这三大流派,应该是小伙伴们在挽回时最容易加入的派系了。

而大部分过后说发朋友圈没用的,往往也是出自这三大派。

其实之所以没用,除了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做这个动作是为了什么阶段目标,是否适合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选择这样做,其实往往也是跟随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而不是根据事情症结出发。

别人跟你说发朋友圈也是一个挽回的技巧?

哦!我也会发啊。

怎么发?

恩,我觉得这样发会不错。

大概是这样的逻辑思路,最终用自己想象中(希望)的做法,做一件未必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到了这里,其实真的就跟你挽回这件事无关了,你只是想做,能做,然后就去做罢了。

其实只要你稍微愿意花点精力思考一下,结合你的处境,你应该不难知道,朋友圈从内容发布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主动型和互动型。

主动型即你所发布的东西,着重点在表达“自己”,与目标对象的朋友圈动态是弱相关或者无相关。

互动型呢?

互动型是你所发布的东西,是根据目标对象的发布内容,发布频率,找出一个“点”,进行针对性的发布,目的是在于试图锁定对方的关注,塑造出与对方的互动空间。

互动型,又可以细分为,正向发布,跟逆向发布。

正向发布很好理解,讲究顺势而为,或者你可以理解为“迎合讨好”。

逆向呢?

就比较有意思了,是不是理解为跟对方对着干?

那你这不“作”么?

逆向发布,是根据目标对象的展示内容,在正向的基调上,植入弱化后的“差异点”,表达差别,用差别试图引起微弱矛盾点,从而提高你本身的被关注程度引发对方好奇。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正向的基调”“弱化后的差异点”“微弱矛盾点”这几个关键词。

否则你后面可能不是引发好奇,你引出来的可能是“仇恨”。

今天说的这一种微信朋友圈运用技巧,其实就是属于互动型的逆向发布方式。

当你需要解决第二张图片所示两种阶段目的其中任何一个的时候,同时满足对应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运用这个技巧,进入以下步骤:

1、整理(统计)对方的朋友圈。

追求案“求近”,整理出对方最近一个月的发布情况(所以这里需要目标对象朋友圈发布频率较高)。

挽回案“求全”,整理出对方三个月至半年(视乎对方的发布数量,发的多则近三个月,发的少则半年)的发布情况。

我会建议你用一个表格,整理出大致下图这样的数据。

类别这一栏,不一定要像我这样分。根据自己对对方的朋友圈一个认知去分就好了,至于是分得细一点,还是大类一点,这个看你抽取出来后的“样本”多少来看,多就可以分细一些,但是不建议过份细化。

2、对统计好的数据,抽取需要(可操作)的“点”。

通过Excel的筛选功能,我们逐一把各个类别点开来看,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各个类别所拥有的朋友圈信息数量。

打个比方,最终我们发现统计好的数据是:

生活:8条

工作:10条

社交:4条

学习:3条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工作这个类别作为我们抽取出来的“点”,而生活这个类别,作为一个备选项,社交、学习这两个类别则不用去管它。

3、对选好的类别,进行简单的分析。

比如我们刚才抽取了“工作”这个类别。

那么点开这个类别之后,先判断情绪是“正”(正面情绪)多,还是“负”(负面情绪)多?

假设结果是正面情绪多。

那么好,你再筛选出,类别是“工作”情绪是“正”的选项有哪些。

然后看看,表达形式是怎样的,是视频多?还是文字多?还是配图多?亦或者是“配图+文字”的形式呢?

如果你想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找到对应的日期,翻回对方的朋友圈,去逐个查看一遍对方的表达情况,体验一下这里面有的一些共同点,比如图片的拍摄形式啊,语言表达的长短啊(这个过程就比较主观,不用太“斤斤计较”)。

那么你就得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结果了:工作、正面、配图+文字表达的多、以及一些你捕捉到的“感觉”。

4、确认对方时间及频率。

看回你做的表格,同样是筛选到类别是“工作”情绪是“正”的选项。

然后你盯着日期这一列来看。

看啥呢?

看三个数据。

首先看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发布的,比方是2019.4.4日。

再看目前这个界面下,时间与时间最大的间隔,跟最小的间隔是多少?

比方得出结果,最大间隔是7天。最小间隔是1天。

最后看全部有多少条(以天为单位,比如一天发了三条,在这里也仅算一条)。

比方统计出来,对方三个月(就是第一步你采样的时间)内,发布了此类信息6条。

5、确定好我们的发布内容。

我们要发布什么呢?

根据第三步得出的结果(如上图),工作、正面、配图+文字表达的多,那么我们要发布的原则是:类别相同,情绪相反,表达形式相同的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表达的工作事业方面的内容比较多,然后挺正面,都是努力工作,加班很快乐之类的表达,而且多是用图文的形式。

那么你对应的应该是也表达一些你工作上面的信息,但是在内容上刻意制造弱化后的“差异点”,一定要注意,这里的“反”是建立在开头我们说的“逆向发布”的基础上。

比方对方总是努力工作,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进步了成长了等等的言辞。你应该发布的是“好累啊”“我的要求并不高,给我睡个自然醒吧,喂了狗了还没下班哇!”等等这类的表达。但是在表达形式上,也同样是文字+图片的形式,而图片也是跟对方类似的表现方式,比如对方是拍工作场景,那你也是,对方是配逗比表情,你也一样。

但是这里要提醒一个注意的点,假设对方情绪是“正”,而你要做“反”,那么在涉及图片,或视频表达的时候,你的现实场景应该争取比对方表现得“高大上”。

而反过来,如果对方情绪是负面的时候,那么你需要做“正”,这个时候则不需要考虑图片或视频比对方“高大上”的问题。

至于在第三步中,你很细致地挨个去看了对方的实际发布情况,也捕捉到一些“感觉”,这个点要如何应用下去,是一样,还是相反,就得看个案情况了,在这里就不提。

6、确定好什么时候发?发多少的问题。

什么时候发?

看回第四步,我们得出的数据。

记住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应该不难理解吧?

计算出最大间隔到最小间隔之间的一个中间数(如果得出结果带0.5的,统一加1)。

然后你要记住:

最小间隔<追求案:一直无法对目标对象形成初步吸引<(最大间隔+最小间隔)/2

挽回案(恋爱):对话尴尬(缺少共同话题)>(最大间隔+最小间隔)/2

这里得出的是频率范围。

比如用第四步得出的数据。(最大间隔+最小间隔)/2=(7+1)/2=4。

那么,

1<追求案:一直无法对目标对象形成初步吸引的<4

挽回案(恋爱):对话尴尬(缺少共同话题)>4

然后我们再看下,最后对方最后的发布时间是2019年4月4日。

也就是说,

如果你是追求案,出于解决一直无法对目标对象形成初步吸引的目的,使用这个操作,那么你应该在对方最后发布的时间2019年4月4日隔开一天以上,4天一下首次发布你在第五步准备好的发布内容会比较适合。

如果你是挽回案(恋爱)的话,出于解决对话尴尬(缺少共同话题)的困扰使用这个操作,那么你应该在对方最后发布的时间2019年4月4日后隔开最少4天以上,首次进行发布你在第五步准备好的发布内容会比较适合。

这是出于逆向发布一定要有一个首次滞后性的考虑。再考虑到阶段目的的不同,采用的比较合理的频率方式。

那假设这个最后的发布时间,跟目前已经隔开很远了怎么办?明显不在这个范围了呢?那么其实就不太建议采用这个方式,你可以选择等对方再次“刷新”最后发布时间,或者采用第二步中的备选项社交在算算看。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要发多少次?

其实这个最好的话,是根据你执行后的反馈情况主观上来调整。因为它本身就属于互动型的发布方式,很“吃”反馈。

但是如果你没办法主观调整的话,可以参考对方的发布频率。

也就是在第四步的时候,你不是统计出来了对方三个月内,发布了此类信息6条。

那么你就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不要超出即可。

………文章完………

特别说明:

1、文章为个人当下观点,仅作读者挽回参考,非建议。切莫对号入座!读者应考虑自身个体因素,会员应根据自己导师意见加以考虑。

2、需要挽回服务请联系网站值班导师办理,自愿付费,不强求,不闲聊。

3、个人邮箱Huang@pua.hk,欢迎读者来信,但不会每篇信件都看,信件不回复。有代表意义的观点,问题,有机会会在文章表达分享。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