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在某段青葱岁月中疯狂迷恋会变魔术的小哥哥。
那段时间,白天应对繁忙的学习(恕我直言,我可能真的是个好学生,起码我感觉我的学生生涯是非常非常忙碌的,唉!),晚上就躲在狗窝里,没事就刷油管,刷B站。
当时关注了好多会“魔法”的youtuber。
感觉最神奇的,就是扑克牌读心术了!
好帅有木有!
上面这张图片是在网上找到的,我以前关注的那些,貌似已经从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了~~~(笑哭脸)(点这里可以看到这个小哥哥的这个魔术的视频)。
大体的玩法就是,拿一付扑克,在观众的面前翻,然后让观众随意选择其中一张牌,并记在心里。
并开始用很神秘的眼神,睿智的微笑各种帅帅哒动作开始读你的“心”。
最终成功 “读出” 了屏幕前的你心里记下的卡牌。
实在是……
太帅了有木有!
喂狗团队里面有没有这么帅的小哥哥?
真有!
老腊肉级别的棠哥就玩得一手很666的“读心术”,据说这招套路,让他把到了不少小迷妹(阿米豆腐,真罪恶)。
我有幸陆续用了三盒(或以上)蛋挞,外加若干零食成功地让他教了我这招,不过我玩的并不太好就对了,可能是样子问题吧。
来来来,敲黑板,要来罪恶地剧透啦!
我没学好的,你们也别想继续用啦,哈哈哈!
咱们用刚才的那张小哥哥图片举例,小哥哥读出你心里面想的答案会是【7】。
如果再精准点,那么就是【红桃7】。
对不对?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被“把”住的。
原理是怎样呢?
其实很简单,小哥哥最后到红7是慢下来的,或者甚至是没有翻动,而前面的牌你会发现翻动的特别快,你基本是看不清楚的。
人呢,是有依赖性和懒惰性的,相信大家都认可吧?
所以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面只会选出一张:你看清了的牌。
因为这样对于你的大脑来说,是最舒适的动作。
小哥哥就是利用了这点,完成了这个神奇的魔术。
是不是真的就这么简单?
虽然扑克牌读心术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有些会更加神秘莫测,但是基本上,它的原理都躲不开这个点。
当然啦,这里面还会有一些硬性的要求,比如要配合精彩的演技、动作神态、合理的语言表达、团队的拍摄和制作等等,这可能也是我学不好这个魔术的原因。
问题来了,知道了原理之后,你还觉得这是“读心术”的范畴吗?
你会发现,其实它跟你所理解的“读心”以及“侧写”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原理其实是叫:近因效应。
是不是很熟悉?
喂狗(WeGo)的导师们偶有在文章提起,包括我在跟进我会员的案子的时候,偶尔也会说起这一块,我很喜欢用这样的举例来代入,感觉很方便会员理解。
理解近因效应你可以这样理解:
当多重信息(很多张扑克)一次性出现的时候,脑袋瓜是怎样的?
忙不过来啊!
所以往往是最后面出现的信息(看得清楚的扑克)会被我们牢牢记住。
当然,开头第一个出现的信息也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可是视频里的小哥哥说:开头那张不算。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后一张扑克牌上,那张 “红桃7” 就顺利被我们捕捉到、并成为我们更为长期的记忆体。
前面的牌?
都不重要。
这就是在这个魔术中,近因效应的一个应用(听朋友说,现在一些课堂上已经有用魔术来教心理的教学方式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分享多些魔术,我挺有兴趣的)。
那么在挽回爱情(追求爱情)中,近因效应是如何得到应用的呢?
这个其实可以多看看其他导师的一些文章,我就不多赘述。如果懒得去看,或者还不理解的朋友们,我建议你就理解为:
是一个不断用新印象覆盖旧印象的过程。
那问题又来了,这样的使用过程中,同性恋在运用近因效应与异性恋是否存在差异呢?
是有存在差异的可能的。
这句话朋友们要注意看,是有可能会有差异,并不是说肯定会有操作上的差异。
同性恋运用近因效应需要做一个小判断。
判断一下“此刻”对方的情感角色倾向(定位)。
我前面写过《分TPH的女同是不是一个好Les?》还有印象吧?
大家应该明白情感角色倾向对于同性恋情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跟异性恋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所在。
除了Les,对于Gay来说也有这样的区分,比如可以分为0、1、0.5,Les是根据形态方式区分,而Gay是用性(sex)方式区分,这也是为什么上次我没有把这块也顺带说一下的原因,我还没想好比较稳妥的方式在文章里谈论这方面。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通过Les这篇文章应该可以理解到这块,我们也提到这个角色(文章中是说TPH)Gay也是同理,是有动态特性的。
它不一定发生变化,但在时间、空间、对象等变化的前提下,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那很显然,运用近因效应,不断用新印象覆盖旧印象,你就要考虑到这层与异性恋的差异所在。
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
异性恋男孩在追女孩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这个女孩是不是喜欢男孩对不对?
同性恋男孩在追男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就是这个男孩儿会不会喜欢男孩。
或者说已经确定对方是同性取向的情况下,也要考虑,对方是否接受“阳刚”类的,还是“温柔”类的,这么说可以理解吧?
换句话说,异性恋他们手里握着标准答案,只需要往上凑答案,不要太离谱就不会挂科。
而同性恋心里没底,甚至搞不好还会鱼死网破,身败名裂,到最后多半会挂科。
所以,同性恋其实很缺乏安全感的,在我服务我的会员的时候,我也很直观的发现其实他们普遍比较盲目,缺乏努力的方向,很多东西他们不知道怎么办。
这么说相信大家应该就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角色的判断。
因为你利用近因效应的时候,如果对这个没有一个判断,你很容易不是覆盖原有印象,你是加深你的“讨厌”程度。
有时候有些朋友也懂得近因效应的一些利用手段,但是做过后会发现,为什么跟说好的不一样?
因为你可能是用异性恋的思维在处理同性恋的事情,而恰好,你的情况上确实跟异性恋上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那这个判断要怎么做呢?
这是一个过程挺简单,执行比较繁琐的方式。
要判断到对方目前的情感角色倾向,最普遍的做法(也最简单)就是通过第三方渠道去了解对方的看法。
这个渠道包括比如朋友圈这样的网络途径,去收集信息,并合理猜测。
也包括利用第三方的可控的人物,比如共同的朋友,但口风严谨相比之下倾向跟你的关系更好的这样的角色,去跟对方进行交流,直接获取反馈。
第一种为辅助参考,主要建议是利用第三方主动地去进行试探操作。
一般来讲,这个过程建议寻找多个(2个以上)的第三方去进行试探的,因为可以降低这个过程中暴露自身的意图的风险。
通过分拆的方式,获取对方的反馈,也可以得到一个互相的印证。
总体来说次数是建议用“多次”的形式,原因也是考虑当刚才所说。
像喂狗计划组的执行动作判别规范指引中对此的标准是5次。但像我一般在操作中,可能就做3次大体其实已经可以了,我也很少真的做足5次的(这么说不知道会不会被督导组找麻烦嘞~~~)。
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没那么神秘,就是去“打听”而已,只不过这个过程会比较繁琐些。
我是萦绕,挽回也好,追求也好,都不要生搬硬套,方法有很多,但是未必适合自己,要根据自身加以“改良”。感谢阅读。有想跟我说点什么的,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puahk8,在聊天框,输入 @萦绕 加上 你想说的,不定时我会去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