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行业越久,越是看到很多人,其实是对行业有着误解和偏见的。
对咨询师,觉得做咨询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纯聊天。
对咨询者,认为他们的痛苦都是多余,就算抑郁了,也纯属矫情。
避之则吉是大多数人的态度,害怕负面情绪会传染,于是就像看到瘟疫一般躲开。只要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痛感,人是很难对别人的痛苦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何况他们也没有自找痛苦去体验感受的理由。
可是陷入情绪中无法自拔的人,最需要的恰恰是身边人的关心。我很喜欢《奇葩说》马东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简单的,小小的一点甜,有时真的能拯救一个人。如果你连这一丝好意都不愿赠予,那至少宽容点,不把他们当成瘟疫般看待,普通的正常的目光平等对待,也足够了。
失恋者不管处于怎样痛苦的阶段,不管他们性取向如何,都不会传染,更不会因为待在他们身边接收太多负能量而影响你。他们有的是心里走进死胡同了,有的是迷路了,找不到方向,一时绕不出来,陷入无助的阶段而已。
但很多人就是承认现实的困难是难,心理抑郁痛苦,就是脆弱,是矫情,是可以不用理会任其自生自灭的。
还有人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会有今天的下场,都是活该,痛苦是应该的。她分手都是因为作,自作自受。
旁人对经历不理解的时候,常常会用一些阶段性的标志性表现,去代表那个人的性格画像。当个吃瓜群众点评是不需负责的,还能消遣日常的无聊。
有时候,正是因为这些指指点点,让当事人负面情绪继续扩大,持续恶化。有抑郁倾向的人变成真的患上了抑郁症,其伤害可能来自于身边人踏上的最后一脚。
此时更多吃瓜群众加入来补上一刀“看吧,她就是这样的人”,然后急忙划清界限。
身体的生病尚且有人照顾和关心,但心理病了,人们却连告诉他人的勇气都没有,这是我们对心理病的无知和不宽容造成的。
毕竟大部分人说起心理病来,思维都走两个极端——要么是矫情,无病呻吟;要么是刺激太大,成了神经病、疯子。
我曾跟进过一个案子,咨询者极度缺乏安全感,想改变但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身边所有人都对她避而远之,最后就连承诺一辈子陪她的初恋男友,都忍受不住长年的情绪折磨离她而去。
咨询时她话很少,给人诚惶诚恐的感觉。因为长年被“嫌弃”,让她极度害怕被人厌恶和远离,所以她总是三句不离抱歉,有礼貌得让人心疼。
我推荐她去看一本抑郁症患者自助的书,她很久没回我。后来问了别的问题,结束了当天的咨询。我以为她不想看,没再强迫她。
大约两个星期后,她告诉我,书她努力看了一些,感觉好像是好点了。然后又补了一句,想快点好起来。
我说会的。你只是迷路了,需要有个人引导,带你走出来而已。
我们总是会用自己的目光去衡量世界,看到别人失恋了陷入痛苦,就觉得是矫情,想太多。安慰的说话,不过是一句,开心点,别想太多,喝杯酒睡一觉就没事了。
我们不理解,这些我们说来稀松平常的事,他们为什么就是做不到。不管过去多久,好像还是没能走出来。
其实他们就是生病了,失去了开心的能力,此时你要求他开心,就跟让一个腿脚受伤的人去赛跑是没分别的。
可惜心病不如身体上的疾病,能以肉眼看见,所以往往被人忽视了。
更有甚者,会以有色眼镜去看待。常见的就是,同性恋总会被看作是变态。
最后,我想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去回答这些人。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