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荒诞还是小说荒诞?
大家普遍认为小说荒诞,其实现实比小说荒诞,因为小说在构思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逻辑本身就有框架,但是现实往往是跳跃式的,无逻辑,无框架。
别人总觉得我在编故事。
其实,我还真的很少编故事,我觉得现实比故事还精彩,不需要编。
中秋节,初中同学聚会,有个女同学加了我,她说了自己名字,我想了半天没想起她是谁,我让她发照片,她发来照片,我依然没想起她是谁,只是隐约有印象。我换的学校太多了,平时大家交集又少。
她问,你跟小新还有联系吗?
小新是谁?
小清新?
一点都不清新,最初,在我们学校摆摊卖旧书,后来,开了一家家教中介,但是呢,这个中介挂羊头卖狗肉,就是也拉皮条。有个花名叫“蜡笔”。
哈?形象贴切,蜡笔小新?
我跟小新怎么认识的呢?
年轻嘛,泡网吧,他也泡在网吧,一来二去就成朋友了,经常在一起玩,偶尔也帮他照顾书摊之类的。
对于学生,他既不屑,又羡慕。
不屑的意思是觉得上个学有什么了不起?
羡慕是指什么?
以泡学生为荣,要炫耀N久,就是因为他熟悉这个心理了,所以才做了这个家教中介,很多男人就以找家教的名义泡学生妹。
小新属于什么性格呢?
就是雁过拔毛,有妞就泡,绝不放过。
所以,女同学联系我,我第一反应就是她在他的家教中心登记过,而且跟他睡过。
他不会放过她的。
这是我的直觉。
我说,我也很多年没跟他联系了。
她说,我以为你们一直有来往。
我说,没有。
过了两天……
她给我发信息:我联系上他了,聊了一个通宵。
我问,当年,你们是不是睡过?
她说,没有,当时他有女朋友。
我问,现在见了面,肯定要睡一次。
她说,不会,他都不愿意见我。
我问了问她的现状,高中老师,大娃8岁,小娃2岁,老公也是老师,小日子过的不错,有房有车,说是两口子狠了狠心买了辆路虎成了学校新闻,我很好奇,老师们不是视金钱如粪土吗?咋可能也攀比车子呢?
她说,老师们才攀比呢!
谈到小新,能感觉到她内心澎湃……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今天竟然给我打了电话,约我回母校,她是想以回母校的名义去找小新。应该是前些日子同学聚会,触景思情,想起了往事。
我说,我不去,去了给你们当灯泡啊?
她说,不会。
给我发了上百条信息,几乎都是自言自语,讲她现在幸福的家庭,讲当年大学往事,讲毕业后找工作,又讲到希望我能跟她一起回母校。
我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其实,他们俩见个面挺好的,让自己死了心,当初她是个穷学生,而他呢?骑着大摩托车,又有“事业”,自然是她心目中的偶像,献身也是必然的……
若是今天再见呢?
可能场面就有些尴尬了。
上一个跟我倾诉的女神,她也回去找过她爱的死去活来的初恋,初恋在加油站工作,俩人也的确又啪了一次,但是啪完以后,突然觉得恶心了,从此死心了。
天真?
这可不是天真,是傻,缺少对男人的正确认识,当初你以为遇上了真爱,其实人家是中介,是准备把你当成婊子卖给别人,你还以为……
当然,我跟她说这些,她也不会相信的,反而觉得我是嫉妒。
这些内幕我一直都知道,我属于对社会比较早熟的,学生跟社会人打交道,只有被涮的份,门口那些剪头发的帅哥,初中都未必毕业,睡过的大学生数不过来。
这个例子,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提这个事,是为了方便小伙伴们,来理解今天的一个主题,叫做“心理账户”。
这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
概念提出者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72岁的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理查德·塞勒的贡献在个体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和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当然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些,我们先来考虑一个问题:
你准备去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可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插曲一:坐车的时候,你发现丢了50元公交卡,这时你还会按照原计划去电影院花50元钱看吗?
插曲二:坐车的时候,你发现几天前花50元买的电影票丢了,这时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重新花50元钱看吗?
在前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看电影;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大部分人放弃了计划。他们悻悻地想,看网上的资源也是一样的。
这就很有意思!
同样是损失了50元钱,怎么就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呢?
这个时候,被测试者内心不自觉会产生两个心理账户:“电影账户”和“公交账户”。
第一种情况,即公交卡丢失时,相当于“公交账户”受到了意外损失,与电影票本身没有关系,也没有理由不去看电影。第二种情况,即电影票丢失时,相当于本来的“电影账户”忽然遭受损失,人的感觉更可能是“我如果继续坚持要看电影,就相当于花了多一倍的钱买了一张票”,由于“超支”,最终导致大多数人选择放弃看电影。
这个概念,就是经济心理学中十分热门的概念:心理账户。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往往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并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普遍特点是并没有追求理性认知范畴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
为什么对“小新”这样的,会恋恋不忘,就在这个点上。而为什么那么挽回者,感觉到一分手,对方对自己直接放弃,也在这个点上。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环境下,连温饱都没有保障,首要的因素是长期生存下来,很多时候最优策略是追求风险小到零的“满意最大化”,而不是“效用最大化”。
你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到这个点。
挽回者在处理挽回,或者看待情感问题的时候,容易将分手后的情感缺失,和未分手时的情感缺失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会感觉分手之前的缺失“不是什么大事”,分手后的则是“损失”。
而在客观的时点上,二者没有实质差异。
只有明白了这个概念,你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挽回。
在挽回技巧上,也应该懂得审视自身所处于对方哪个心理账户之中,如果位置不对,你刚好处于对方的“公交账户”中,也应该首先通过挽回动作,将自身位置调整到“电影账户”中,否则你的挽回始终只是在强调对方的“损失”而不容易造成对方“补票”。
………文章完………
特别说明:
1、文章为个人当下观点,仅作读者挽回参考,非建议。切莫对号入座!读者应考虑自身个体因素,会员应根据自己导师意见加以考虑。
2、需要挽回服务请联系网站值班导师办理,自愿付费,不强求,不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