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友伴情感网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当前位置: 友伴网 > 情感课堂

别再嘬着奶嘴了!

时间:2021-11-01人气:作者: 恋爱援救联盟

孕妇跳楼?

有人问我怎么看?

对于悲剧,老百姓喜欢当法官,判定责任,医院公布监控,意思是,法官,你看看,这是我们提供的证据。丈夫接受采访,仿佛就是当庭辩论……

我在想,假如老公、婆婆、岳母相继跳楼了?

这些人是谁杀的呢?

我们杀的。

这些年,我们杀的还少吗?

我讲讲我的所见,我的堂哥一家子,因为某些原因,当时在内地乡镇医院生娃,凌晨2点,见红,去医院。

嫂子一直疼到次日下午5点多。

最初是计划顺产,嫂子同意,而且医生觉得没问题,在乡镇医院怎么生娃?是不需要住院的,孕妇都是站在走廊里等着,疼得受不了了,进去,生了,抱娃走,仿佛生个小猪一般。

很简单。

找个病床住上的,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了。

病房里就我们一家。

嫂子天生怕疼,嗷嗷叫,整个医院大楼都能听到,大家都当笑话来看,意思是香港人矫情,不受疼……

医生说剖产很少,即便有,也会进城去剖,而不是在乡镇上。

下午6点。

嫂子,实在受不了了,跟家里人说:剖吧,我受不了,真的,否则我会死的。

同意。

接着推向了手术室,貌似也没有太多的流程,前后也就是半小时?娃就抱出来了。

若是我堂嫂当时跳楼了呢?

疼得跳楼?

完全有可能,人在疼痛时,完全会失去理智的。

现在回头想想,堂哥也觉得挺对不起她的,若是早准备剖产,肯定进三甲医院,而不是在一个乡镇医院,他甚至一度怀疑,医生有没有给缝好?技术如何?是不是匆忙就给缝上了?

毕竟不专业。

据说,内地现在剖产必须到县级以上医院了。(信息未必准确,听朋友讲的。)

作为围观群众,我们太容易给别人贴标签了,例如冷血丈夫、冷血婆婆,哪那么多冷血?在从凌晨2点到下午5点这个时间里,我堂嫂也无数次央求手术,我们都是拒绝的,因为医生是建议顺产的,嫂子也是同意的,我们对她的请求是理解为了:疼痛,难忍。

咱想,忍忍肯定没问题。

大家好,我是Huang,喂狗(WeGo)恋爱援救联盟成员之一。有次在家店里吃饭,我旁边坐了个男人,一直在拿手机看视频,全是民生问题,拆迁的、城管的、小三的,他看着看着还激动,用手拍桌子。

没办法,我换了个位置。

我在想,他是在做裁判,义愤填膺了。

现在每个老百姓管的比古代皇帝还多,过去我们只关心我们村里的事,现在?我们要关注全国的事……

这些,其实都是噪音。

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要学会掩耳,避免噪音,要区分信息,哪些是与我有关的,哪些是与我无关的,与我无关的就不需要关注了。

当然,老百姓太闲了,需要奶嘴。

奶嘴效应?

二八定律决定这个世界永远是20% 的人占据着 80% 的财富。

公众号传递的动人鸡汤故事、碎片知识让你离 20% 更近吗?

就比如,很多不良的情感挽回机构,就喜欢不断的给挽回者灌鸡汤,能让你离挽回更近么?

它只是在消费你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让你永远乖乖地待在 80% 里面。这就是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所谓的“奶嘴”效应,让 80% 的人安于为他们订造的娱乐信息和知识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信息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东西更重要,就是独立思考,每天必须要有1~2小时的独处时间,用于思考,QQ、微信的存在其实使我们高度群居,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抱团取暖,其实恰好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我们很容易为舆论所导向。

让我们恨谁,我们恨谁。

《圣经》里有段话,我觉得非常好: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人的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主流的未必就是对的。

以前,我还写过一句话,大众的选择是最趋向于人性的。

这两者,不矛盾,你仔细想想?

我个友人,叫小敏,回日本,路过我这里。

变化好大。

漂亮了,长高了,她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新加坡,当时在新加坡,只是觉得她不爱说话。

真的变了。

有了日本人的气息了,言谈举止。

我问,回来不是很适应吧?

她说,有那么一点点。

我问,你如何看待留学?

她说,现在别人问我,我一般都不建议留学,因为留学太枯燥了,可能与我性格有关,我比较习惯一个人去闯,但是这种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

给我带了一个杯子,一位老艺术家做的。

她说,我去年就买了,多次想打开拍照,但是没舍得,怕破坏了艺术家亲手做的包装,这个杯子我是背来背去,一直背到现在,终于给你带来了,送给你。

很美。

她说,这是我去年的审美。

前几年,她给我的感觉还是个小孩子,现在给我的感觉,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人,我特别欣赏这种独立,外在的独立其实映射的是内心独立,她不需要依附于谁,这很了不起,而且不需要别人照顾。

这次回来,大家貌似都劝她找对象,结婚。

我觉得这个不需要劝,她哪天想结婚了,自然就会谈恋爱的,我觉得她不需要男人,因为她活得太独立了,她活得太真实了,更多的女人寻找爱情,其实是寻找依赖,小敏这方面,貌似不需要。

我跟她讲,随你心,随你愿,无妨。

别人劝你,也没恶意,因为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生活,意思是你年龄不小了,再不找婆家,以后能嫁出去不?只能找二手男人了。

莫规劝。

这也是一种修行。

送走小敏,迎来了小敏敏,也是一位留学生,家就是佛山的,81年的好像,三个娃,老公是77年的,老公是陕西人,他们俩现在都在澳洲定居。

三个娃?

这么多?

多吗?

她说,你有没有听过跳蚤理论,是因为这么多年都是一家只有一个娃,所以才觉得三个娃挺多的,在国外三个娃不是很正常吗?是大家长期接受了一个娃的思想,现在有俩娃就觉得很多了。

跳蚤理论是啥意思?

就是放开计划生育,大家也顶多生俩,甚至只生一个,而不会三四个的生。

给我带来了一些茶叶。

我问,T2?

她问,你喝过?

我说,参观过,非常牛B的茶叶连锁,值得国内茶商学习。

小敏敏两口子很和谐,不像结婚N年的人,所以我一直都怀疑她是不是二婚,是不是跟这个男人刚认识?

特别是我问“你有几个娃”时,她说,我自己有三个娃。

我以为是跟别人生了俩,跟老公生了一个。

也不是说他俩很甜蜜,就是彼此很信任,很新鲜,很默契……

闲聊。

我问,当时,你看中了他哪一点?

她说,我们俩是老乡会上认识的,他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家教特别好,从来没听他背后说过谁的坏话,包括今天也是如此。

我说,那不得了。

她说,他不喜欢评论别人,但是偶尔会赞美别人。

我问,有没有担心他出轨之类的?

她说,不是很担心吧,我们俩属于高度信任型的,他前女友到澳洲旅游,他也会告诉我的,我鼓励他去见一面。

我问,不担心他们来一炮?

她说,没担心过这个问题,其实一旦这么信任他,他自己也懂得分寸,真的发生了什么,我也能谅解他,例如回来跟初恋见个面,我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动心,我觉得夫妻应该像朋友一样相处,不要随意干涉,他有属于他的隐私和社交,我越干涉他越会提防我,不如彼此信任。

我说,挺好,现在,我们还是一个巨婴模式。你的这种婚姻状态在国外很常见,但是在国内就是另类,大家会想,你是不是不爱你老公?

她说,我妈就天天说我,男人一定要好好管着。

两个小敏,都给我上了一课,独立人格散发出的魅力,把自己当个人,把别人当个人。

而我们呢?

我是你的,你是我的。

中国家庭,对爱人,对父母,对子女,对朋友,普遍缺少了“界限”,我们自觉不自觉的就越界了,还打着爱的名义。

………文章完………

特别说明:

1、文章为个人当下观点,仅作读者挽回参考,非建议。切莫对号入座!读者应考虑自身个体因素,会员应根据自己导师意见加以考虑。

2、需要挽回服务请联系网站值班导师办理,自愿付费,不强求,不闲聊。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