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大宁河古栈道南下段和北上段均为典型的无柱式栈道。其上下孔眼交错呈倒“品”字,上排两孔插木桩、铺木板,下孔插木柱斜撑木板,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架,从而修筑成能让人畜行走的“栈道”。但两段不同的是,南下段栈道石孔位置的水平和间距排列十分整齐,石孔的形状、大小也非常统一,而北上段栈道石孔在排列位置高低、间距远近、石孔大小等方面都没有形成统一,与南下段的整齐形成鲜明对比。
最初大宁河古栈道是因“以竹引泉”而兴起,就是在绝壁上架木梁,再铺上竹筒来引卤水,后来经过不断改造、加固和完善,这条栈道逐步与周围各条山路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山地交通网,成了具有引卤、通行、运输等多种功能的栈道。最盛时期,人们还在栈道上方加上顶盖以遮风雨,称为“栈阁”大宁河古栈道还曾在军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相传诸葛亮伐魏时,军队曾从此栈道通过;明朝时,明代官军在大宁河沿岸设立隘口以防备起义军。后此栈道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烧毁,曾经坚实可供跑马的栈道如今也只存遗迹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栈道风貌,大宁河古栈道遗迹曾经历过多次修复。2011年重修后开放的大宁河古栈道,对位于滴翠峡罗家寨和马渡河之间全长3千米左右的栈道段进行了复建。这次复建还根据山势的起伏和风光变化,设了亭、廊和玻璃栈道等设施,以及古寨迎宾、滴翠沐云、绝壁听涛、凌波漫步、廊桥追梦等景观建筑,使古栈道与周围山水更为融合。
三峡古栈道作为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观,曾经辉煌一时。如今绝大部分虽已沉睡于平静的江水中,但作为长江三峡上最为深刻的人文景观之一,已经与长江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在人们的心中将永不消逝。(文章来源:广州伴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