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清初八景”出现在清顺治、康煕年间,这八景是:"庙里有井,井里有庙;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铜匾一块,铁匾一块和尚枕着城头睡,城墙下的金钱眼。”所谓“庙里有井”,是说原小南门外关帝庙(一说大南关的大佛寺)下面有井;“井里有庙”,是说原小北边门里有一口井,井内有青石雕的小庙模型,水浅时小庙即现;“人从碑下走”,说的是原城内钟鼓二楼上有碑,行人从楼下通行;“水自桥上流”则说的是,原大西门里有一座石桥,遇到下雨天,水就漫过桥身从桥上流过;“铜匾一块”,指的就是传说奉天省府尹衙门或承德县署大门上所悬挂的牌匾是铜制的;“铁匾一块”则是指,原小东关灶君庙,铸有“慈航普渡”的铁匾;相传有一处城墙,因大雨冲刷,露出一个石刻的睡僧像,便有了“和尚枕着城头睡”;又传,有一个刻有“沈阳”二字的石制金钱筑于西侧城墙内,称为“金钱眼”。不过很可惜,这八景现在都不存在了。
清初有—文人,名叫陈梦雷,被流放到盛京。他在《松鹤山房诗集》中,提出了“留都十六景”的说法,包括:天柱衡云、开城霁雪东园泛菊、龙石观莲、实胜斜晖、浑河晩渡、御园舂望、黄山秋猎沈水春游、永安秋水、大堤踏月、塔湾落雁、景佑晓钟、天坛松月、南塔柳阴、望云列障。这十六景囊括了清初甍京城最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后来陆续出现的“盛京八景”、“沈阳八景”及“沈阳新十二景”等城市景观文化提供了借鉴。同治六年(1867年),一个名叫刘世英的文人来到盛京城,并写就了《陪都纪略》。刘世英把十六景精简成了“留都十景″,包括凤楼观塔、御苑松涛、三台夕照、万泉垂钓、神碑幻影、福陵叠翠、陡山霁雪、浑河晩渡、柳塘春雨、道院秋风。
五年后,沈阳本土的著名大文人缪润绂,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推出了“陪京八景”,分别为天柱排青、辉山映雪、浑河晩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万泉垂钓、皇寺钟声。这八景今天也大多是沈阳的标志性景点,后世所传的“盛京八景”,也以缪润绂版本流传最明国时期评选八景更是当时大、小报刊十分热衷的互动项目。比如,担任过奉天政务厅厅长的藏书家金梁,就推出了“奉天八景";
国统时期的《东北先锋报》也刊载过“八景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沈阳经济大发展,新时期的评选仍然继续着。1988年根据群众推荐,评选出了“沈阳新十二景”,里面把南运河带状公园、新乐遗址、彩电塔、沈阳动物园都列了进去。1997年,沈阳又评出了十五大旅游景观,新增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夏宫、植物园、卧龙湖、怪坡等景观。
沈阳不同时期的名胜景观星然不同,但无不体现出沈阳城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点,不仅具有标志性,更为沈阳百姓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同时,这种“选景”活动本身,也成为了沈阳城独特的道景观。总之,无论“八景”、“十景”还是“十二景”,都是“最沈阳”的景观。(沈阳伴游网)
上一篇:大学生伴游游武隆天坑地缝
下一篇:沈阳私人伴游:沈阳独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