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峰是昆仑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位于格尔木180千米处,海拔6178米。山峰高耸巍峨,山体冻封雪裏,冰川及积雪面积达674平方千米,冰川长1~5千米,冰舌宽200~700米。北坡大部分面积为1~5平方千米的冰斗冰川及小型山谷冰川;南坡多冰斗一山谷型冰川。冰舌前缘第一道终碛垄与冰舌末端距离,表明三百多年来水平距离后退500米。在昆仑山地区共发现6套冰碛层,分属不同的第四纪地层层位,6套冰碛层代表了更新世的五次冰期和全新世冰期。
多期冰川活动在昆仑山留下了诸多冰斗、角峰和刃脊等冰蚀地质遗迹。刀削斧劈般的冰川地貌形态诡异,造型独特,景色壮美。昆仑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的全过程,是中国西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化的历史记录,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昆仑山石冰川分布于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过的惊仙谷两侧山地顶部,共18条,其中昆仑山隧道西侧16条,东侧2条。石冰川的源头海拔4900米左右,与作帽状展布的中更新世和上新世寒冻风化岩屑相连。石冰川个体呈舌状,平均长29656米、宽9893米、厚30米,表面坡度12°~22°,平均每年顺沟蠕动02米。它形成于晚更新世,由坡顶寒冻风化岩屑,在长期的冻融作用下沿山沟蠕滑形成。石冰川顺沟簇拥,或整体推移,或塑性流动、推挤冲断,形似冰远看大有排山倒海、一泻干里之势,近视却静如止水,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昆仑山石冰川是研究第四纪冰缘现象形成机制的天然学堂,对推论青藏髙原现代多年冻土的历史演变意义重大。
昆仑山冰丘,分布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通过的惊仙谷中。冰丘突兀嶙峋、变幻莫测,远看,如一颗颗玉珠从天撒落,三五成群,高低有别。有的刚成形,有的高几米,甚者达十几米。近看,丘顶陷落如火山口,周边有冰层镶嵌,其内多积存有水,像一盏盛满琼浆玉液的玉碗。其中,位于109国道2894千米旁的泥火山型冰丘呈椭球体状南北长180米、东西宽80米,高度16米。
冰丘出露于惊仙谷谷底,发育于早更新世羌塘组湖相地层与河谷沙砾层中,冰丘口呈簸箕状,口向南,富含气体和黏土的冻土层下水从冰丘口呈泉水溢出后,泥流物质便沿泥火山口流向冰丘体外。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旦冰层爆裂,地下水便喷涌而出,形成喷泉,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广州伴游网)
上一篇:旧金山渔人码头旅游攻略